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4章 实力差距

作者:巡洋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恭喜!恭喜!”

    “此番调回京城,除了在国会进行听证辩论之外,还将返回军校任教一段时间,然后各位就会高升了!”

    雅典,中华帝国占领军司令部内,希腊方面军司令正在对叶志超c袁世凯等人进行表彰大会,表扬他们在斯巴达战役中取得的辉煌战果,同时通知几人回国,出息一个月后的国会例行听证会。

    国会例行听证会,是每隔一段时间举行一次,或者在特殊历史时期临时召开。

    比如这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华帝国神策军参战,兵部和总参的解释是大练兵,强化新兵实战训练。

    由于每天消耗巨量的战争经费,这笔钱都来自中华帝国国民缴纳的赋税,作为一个民主文明的国家,中华帝国国民有权利知道他们交的赋税用在什么地方了,发挥什么作用了。

    因此国会会召开临时听证会,从前线抽调军官c士兵回国,向国会陈述在巴尔干战场上的情况,重点是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以此来告诉国民们,纳税人的钱,变成了帝国荣耀。

    叶志超c袁世凯等人都非常高兴,他们在团长c营长这个位子上已经很多年不动了。尤其是叶志超,年龄大了,如果再不升迁,无法进入高级将领一列,就将面临退役转业了。而袁世凯等人,亦是如此。

    这一次,除了国会听证会外,兵部还下发了军校召回命令。

    所谓军校召回,在国外的军官们眼中,他们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往往会被认为是对军官的惩罚,以为军官不合格,被军校召回重新学习。

    但在中华帝事体系当中,恰恰相反,被军校召回,是至高荣耀。因为中华帝官的升迁制度中,有明确规定,想要升迁,要评定日常的功勋累积,累积达到升迁标准的功勋后,可以升迁,但必须返回军校执教一段时间,往往是个月或者一年时间,将自己如何获得功勋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军校在校生学员们。

    这种制度有巨大的优点,那就是一线作战指挥官在战场上的经验教训,可以迅速得到总结,并传授给军校在校学生们,使得军校学员第一时间获得战场资讯和得到战场经验,这对军校生今后的学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同样都是军校毕业生,中华帝国的军校毕业生一毕业就有着相当庞大的战场经验,而其他国家的军校毕业生,则往往都是纸上谈兵之辈,需要大量时间积累经验,而他们国家的那些有经验的军官们,未必会告诉他们真正的战场实战经验的。

    这样一来,同样都是军校毕业生,中华帝国就领先一大步了。

    军官团从起跑线就赢过了其他国家,这就是中华帝国神策军的强大之处。

    叶志超c袁世凯等人自然知道这个规定,也明白自己被军校号回意味着新一轮的军衔升迁终于到了。

    对于他们这些淮军旧将们来说,这真可谓等得花都谢了,不容易啊!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一次回国,重新回到军校固然得到了荣誉和军衔的晋升,但从今往后,他们想要再重新返回一线部队担任军官,恐怕就难如登天了。

    这一切是吴庸亲自安排的,李卫国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不过他心中有些愧疚,毕竟历史早就改变了,叶志超c袁世凯等人会不会重演历史,并不能肯定。

    但凭历史先入为主,就截断了他们的军事生涯,甚至想要杀掉袁世凯,对此李卫国还是很内疚的,于是决定在其他方面给予这些人补偿。

    此是后话,只是不必细说。

    不单单只有叶志超c袁世凯等人被召回,还有很多取得战功的军官被找回,因此这件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

    巴尔干战争一直在继续,中华帝方不断从后方调集军校毕业生军官,以及新征召的学生新兵,轮番到巴尔干战场上打仗,以此获得实战历练机会。

    中华帝打得非常低调,从来不发动大规模战役,都是以师团级别的规模。

    这是因为,大规模的战役意味着大规模的牺牲,显然中华帝方不希望这样,只是历练军官毕业生和学生新兵,伤亡比例必须将至最低。

    甚至在某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这些“新手们”,军方宁肯每天蜗牛一般的行军速度,稳扎稳打,一步步向前推进,也不要进行军事冒险,造成大量新兵伤亡。

    中华帝国在借助巴尔干战争进行大练兵,这让协约国集团感到了问题的棘手性。

    协约国集团幕后支持巴尔干同盟军,这已经是全世界公开的秘密了,但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直接军事介入,狠狠地打了协约国的脸。

    “强大的协约国集团,还没有准备好跟同盟国全面开战,这是不争的事实!”

    泰晤士报纸这样刊登标题文章,详细阐述了协约国集团的整体军事实力,以及跟同盟事实力进行对比。

    “目前海军力量方面,同盟国集团的海军战舰总吨位已经突破280万吨,而协约国集团海军战舰总吨位只有190万吨,差距非常明显。尤其是中华帝国海军第一级超无畏型战列舰——雷神级战列舰共计四艘已经建造完成并服役,这给协约国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海上军事压力,因为协约国集团的超无畏型战列舰还在建造当中,预计最快两年后才能服役,两年的时间差,足以压得协约国喘不过气来。”

    “陆军实力方面,同盟国集团常备军总兵力650万人,协约国集团常备军总兵力620万人,差距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华帝国是义务兵役制,拥有4亿人口和2亿藩属国人口,战争爆发后,可以最大动员1亿人参战。而协约国集团总人口还不到3亿,最高能够动员6000万人参战。目前协约国集团应当尽快提高人口数量,不然就只能采取速战速决战术了,一旦拖延下去,必然拖不过同盟国集团,将招致惨败。”

    “经济实力方面,同盟国集团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56,协约国集团只占38。沙俄帝国c日本帝国已经在加快农业转工业了,但工业基础还非常薄弱,使得整个协约国集团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球只有35,而同盟国集团的工业生产总值,却占到全球的62,是协约国集团的5倍,这种差距,将在战争中体现出来,因为战争打得就是工业资源的消耗。”

    “科技文化方面,同盟国集团依然占据着领先地位。重点表现现在中华帝国普及了高中教育,4亿人口当中,大学学历以上文化人数占总人口的7,高中文化占总人口的35,初中文化达到60,小学文化80,如果不算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这个比例将更加恐怖。强大的文化水平基数,造成了中华帝国在科技研发方面,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将其他国家甩开几条街。据说中华帝国已经拥有了无线电通讯设备,并且在军队中已经大量装备,但却一直对外保密,协约国集团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武器装备性能方面,同盟国集团在新式武器装备方面,一直压着协约国集团。同样是中华帝国的强大科技研发能力产生的连带效应,协约国在武器装备方面,一直走在中华帝国的后面,吃中华帝国扔掉的剩饭,被中华帝国牵着鼻子走。这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中华帝国的火力侦查突击车,在斯巴达战役中成为制胜关键,需要引起协约国集团的重视,这似乎是一种新的战争理念,中华帝国似乎正在尝试这种新战术。”

    泰晤士这篇报道,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政要和军事人员的注意。

    尤其在协约国内部,反响强烈。

    关于火来侦查突击车一事,美利坚总统格兰特亲自打电话向威廉询问。

    一项不重视陆军的大英帝方,让威廉很尴尬,老半天回答不上来,只能先敷衍几句,表示尽快给予回复。

    格兰特也是直翻白眼,暗骂英国人愚蠢,这都什么时候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剑拔弩张,说不定下一刻就会引爆世界大战,可英国人却一点都不关注巴尔干战场,确切的说是不关注陆上战场,难道以后大英帝国就只打海战吗?你们的殖民地都不要了?

    无奈之下,好不容易通一次电话,不能什么都不讨论就挂了。

    “关于无线电一事,你们进展怎么样了?”

    威廉松口气,还好无线电方面,大英帝方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了。

    “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距离实用,还存在问题!”

    中华帝国的无线电技术已经研发成功多年,不光海军战舰上安装了无线电系统,陆军龙骑兵团当中就配备了无线电战车,同时,中华帝国各大军事基地,各城市主要部门,都安装了无线电通讯系统。

    一开始数量少,规模小,中华帝国的确成功的保守了秘密,但随着无线电设备制造技术成熟,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得政府相关部门也都开始安装使用,不在局限于军方使用,公共事业的全面铺开,难免不被其他国家知道。

    当然,就算这个秘密一直不被协约国知道,随着时间进入九十年代,欧美各国的科学家们也会开始无线电方面的研究。

    例如马可尼等人,就已经开始研究无线电技术了。

    由于二十多年来,中华帝国的科技水平一直领先欧美各国,中华帝国利用科技产品,闷声发大财,全球垄断贸易,这使得欧美各国终于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像以前那样不控制人才的流动了,很多人才不再允许出国,尤其是不允许前往中华帝国。

    其中马可尼等人就是代表,他们早早的被协约国集团控制起来,使得中华帝国无法将他们带走,更很难暗杀掉他们,最终使得英国也拥有了无线电研发能力,并取得了进步。

    格兰特说道:“我们的情报表明,中华帝国的确拥有了成熟的无线电技术,并且早在十年前就开始装备军队了。当年中华帝国海军曾经进行过一次大改装,就是安装无线电系统,他们在海上,可以相互进行无线电联络,而我们却只能靠旗语进行短距离联络。”

    一提到海军,威廉顿时打起了精神。

    他深知格兰特所说的海军战舰在海上无线电通讯的巨大优势。

    大英帝国是海军强国,一直以来都以海军为骄傲。

    试想一下,在海战当中,大英帝国的旗舰只能靠旗语传递指挥命令,旗语只能短距离进行指挥,战斗情况下,硝烟弥漫,炮弹炸开的海浪阻挡视线,使得本就短距离通讯的旗语甚至会出现中断,即使不被中断,从旗舰发出旗语命令,到各舰接到命令,并开始执行命令,这往往要花费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时间,尤其是大规模主力舰队机动的时候,一条命令传达一个小时都是可能的。

    而中华帝国海军的旗舰却可以通过无线电联络各舰,一条命令下达,十几秒钟后其他各舰便可以整体行动了。

    这是多么大的差距啊!

    要知道,海战爆发前,双方舰队都会不停地变换位置,变换战斗队形。

    若是中华帝国海军和大英帝国海军交战时,不停地变换队形,大英帝国旗舰就不得不连续做出改变队形的应对策略,那么只需要来回折腾这么几次,打一个时间差,就足以累死大英帝国的指挥官了,让大英帝国舰队处于不利的阵型迎战,结果不言而喻。

    想到这里,威廉叹口气,道:“我们已经尽力了!目前无线电传输距离只有十几公里!听说中华帝国的无线电技术已经达到全球通信了!”

    格兰特也叹气道:“我们的确也获得了这个情报,上个月中华帝国海军一艘大型军舰进入南太平洋,在南极洲附近转来转去,不知道做什么。后来我们在纽约的无线电实验中心,竟然意外的接收到了中华帝国的无线电长距离传输测试信号,由于是加密的信号,我们无法破解,不过却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情报,最后证明中华帝国正在进行南北极无线电通讯实验,当时一艘通讯舰在南极,一艘在北冰洋。虽然中华帝国的无线电技术具备了全球通信能力,不过我们目前只需要给海军装备无线电就可以了,十几个公里传输距离,足够了。”

    威廉顿时苦笑道:“恐怕不是这样的!虽然可以传输十几公里,不过无线电设备臃肿,造价高昂不说,安装到军舰上很难实现,要对军舰设计进行大改。同时,这玩意太耗电了,而且元器件不过关,不能在恶劣情况下使用。”

    “该死的!”格兰特顿时气得够呛,他知道中华帝国可以生产这些无线电上安装的元器件,可惜对协约国集团严格限制,很难获得。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科技总是落后中华帝国?”

    “这也是我一样想要知道的问题!”

    威廉无奈的回答。

    格兰特叹口气道:“看了,我们还需要时间啊!”

    威廉点头道:“我想是的,目前我们还不能跟中华帝国开战,我们的准备还不充分啊!”

    格兰特再叹气道:“我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我希望能在我有生之年,打倒中华帝国!”

    威廉顿时大惊,这才意识到格兰特的确上岁数了,似乎已经70岁了,如果不是格兰特发动军事政变,恐怕早就退休了。

    当然,如果是李卫国的话,他会生气的说:“格兰特这丫的早在十年前就该死了!”

    威廉感到害怕,如果格兰特突然死掉的话,那么美利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故?要知道,格兰特是靠着他自己的威望,这才镇压住美利坚各方势力,实现独裁统治。如果他死了,那么美利坚各方势力还会老老实实的吗?

    最起码现在美利坚民主派就不会闲着,他们得到了中华帝国的庇护,在中华帝国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军队和流亡政府,一旦格兰特死了,民主派一定反扑,到时候美利坚将再次爆发内战。

    如果美利坚爆发内战,那么协约国集团还有能力跟同盟国对抗吗?恐怕连一个中华帝国都打不过啊!

    想到这里,威廉顿时打了一个寒颤,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总统先生,我想,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们一直在计划着战争爆发后,在同盟国国内搞叛乱,可是同盟国也一样会用这种手段来对付我们啊!”(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