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在王七家里扑了个空。
虽然他接着用一把铜子,就轻松从王七的邻居口中掏出了他还有个姐姐嫁到了扬州府仪征县的消息,但一个现实摆在他的面前:
赵亮必须好好的思迅一下,自己要是长期的跟王七磕下去究竟值不值得?
谁也不敢说他追到了仪征,就一定能抓住王七啊?
要是抓不到人,他真的有必要在这儿跟那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做持久战吗?
那不可能啊。
赵亮在江南屁的势力都没有,想要从芸芸众生中找出一个人来,何等困难?
虽然王七‘知道’了赵家大爷身手不凡的消息,虽然赵亮一点都不愿意曝光自己有着超人一等的身手的事实。
可王七的份量真太微不足道了。
而你要知道,当一个人的身份太低微的时候,哪怕他说的都是真话,那也不可能叫人相信。
这就跟作者君说某个亿万富翁爱吃臭豆腐一样,谁信啊?
可他要是放任不管吧?这也终究是一个隐患不是?
而如果可以的话,赵亮是很愿意将所有的‘隐患’都斩草除根的。
这么一想,王七……,“唉,有点鸡肋啊。”
当天晚上,赵亮摸回中原会馆,悄悄结果了那个伙计后,把尸体往空间里一塞,人跑到外头,雇了一辆马车,直去仪征。
还是尽一尽人事吧。
真找不到王七人了,他也就打道回府了。
一个不值一提的青皮,不值得赵亮为之花费太长的时间。他还要回去办学校呢。但专门为王七跑一趟仪征,还是可以有的。
赵亮现在已经巴结上了和珅,老赵家短期内也得到了金光护体圣眷笼罩,等明年和珅发迹后,赵家于官面上就更是有了极大的保障。
同时王伦起义也爆发了。
这个伏笔爆发的也极好。
对民间与官府,不管是影响和震动都是极大的。
哪怕起义本身给清廷的创伤并非很大,主战场只限于东昌府一地么,但现在大几千号义军已经钻进了鲁中南山区中,谁敢说他们不能成为第二个大小金川?横竖未来之影响绝不会小了去。
而赵亮的‘嫡系’力量却还仍处于幼苗的状态,短期内,赵亮也没准备打出反旗。同时中原这一亩三分地里也再找不到第二个‘王伦’了。
至于西北的苏四十三、田五、张文庆和马四娃等僚,赵亮可从没把他们看在眼里,不会给他们一丝一毫的帮助,更不会将他们视为王伦一般的英雄好汉。
甚至他还能夸赞一声满清,平定的好,杀的漂亮。
那些个天方新教的教徒就该通通铲平,满清袒护老派的选择绝对正确。
赵亮还只恨满清干事儿不利落,留下了新教许多的根苗,使得百年之后新教教义大兴于西北,不但在同治年间闹出了一场死伤千万人的大乱,还遗毒后世。
如此的,赵亮就发现,自己已无事可干了。中原没有那么多的火苗可供他去扇风了。而同时他也正式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多时的高速(发展期)轨道。
今后的老赵家,官面上有了保障了,再也不用担心地方官暗中打压,或是人人上门打秋风了;自身的‘质量’上又绝对优秀,之前几年的积累更让他们有了发展壮大的本钱,这赵家的营生可不就要进入快车道了?
自然的,他自身的实力,也一样进入了夯实基础,悄悄发展,默默壮大的成长期!
想明白了这些的赵亮,时间是很宝贵的。
区区王七,对他的价值也就只限于仪征一行!
仪征城南大码头河西街。
从扬州一路逃难似也赶来的王七,此刻灰头土脸的,跟叫花子一样缩在街角。
他赶到仪征见到了自己姐姐不假,可他姐姐家当家做主的是他姐夫。他姐姐是挺疼他的,关键他姐夫不疼啊。
而且问及他为什么来仪征,又为什么这般的匆忙,把自己搞成了这幅狼狈模样?
王七结结巴巴的,说话颠三倒四,一看就知道心中藏着有鬼。
本来对王七就很不满意的王姐夫,这下就更不满意了。简单的管了一顿便饭,就要撵人。王七姐姐心疼弟弟,但她再是心疼也拗不过自己丈夫。
如是,王七带着一肚子的气,就流落街头了。
不过让王七感到兴奋的是,这一流落街头竟叫他瞄准了一个极佳的目标。
城南大码头河西街的萧家!
有钱,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可对于王七这种人言已经是了不得了。萧家人经营着一家茶食店,主营馒头、糕饺、茶点之类,店铺不是很大,但生意做的非常红火。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萧家家里没什么家丁护院,甚至连成年的男丁都没一个。因为这萧家人没有儿子,只一个女儿,招的是上门女婿。
偏偏六年前,因邻居失火,殃及其家,萧娘子的父母皆被烧死,丈夫也因之残疾。萧娘子不得不抛头露面来经营店面,本就饱受争议了,那为人处世可不就更小心谨慎?
世人的嘴吃人的鬼,萧娘子一点把柄都不敢留的。
萧记食铺里,帮忙的伙计都是些婆子,之前的男性伙计通通辞了,家中仅有的两个下人,也是一对婆子。
王七就发现这萧家,简直是太适合他动手了。
哪怕是被发现了,就几个娘们,又能奈他何?
正在灶房里忙活着调馅儿的萧娘子根本不知道自家已经被人给盯上了,而比之王七来到仪征也晚不了多久的赵亮,刚从王七姐夫家不远的茶馆出来,手里还提着一小包点心。
不是赵亮舍不得银子卖更多的点心,而是这点心茶馆里就剩了这么点。
“城南大码头河西街的萧记!”
赵亮牢牢的记住了这个名字。全然没有想到,自己来仪征县找王七,然王七的影子都没看到,却无意中品尝到了一盘口感极佳的茶点。
他对茶点可一点也不陌生。赵家主营固然是松鹤楼,可配套的客栈、茶馆也有在做。就是不出名罢了。
但赵家茶馆的茶点比起这个萧记的茶点来,真就是孙子辈的。
虽然二者根本不是一个派系,前者是京式,水油和面做皮,小包酥烘烤而成,一般做成扁圆;后者是苏式,馒头、糕、饺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可只要做的好吃,谁敢说北方人就吃不惯南方的茶点呢?赵亮吃的不就很愉快么。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