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1.120 六县为国

作者:熏香如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回陛下,此乃雍奴薮(u)。”司徒袁隗答道:“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雍奴薮甚大,广袤千里,东极于海。有鱼c盐c枣c栗之饶。”

    《尔雅·十薮》注曰:“薮,大泽也。”

    时下雍奴薮与海相连。捕鱼和煮盐业均甚兴盛。

    “泽中是何处?”陛下再问。

    “乃是雍奴县。”袁隗再答。

    “为何四面困于泽中?”陛下三问。

    “启禀陛下,乃因海侵。海水漫灌,与大泽相连。乃至县城被困。”尚书令曹节伏地答道:“两汉之交,风起云涌,怒潮滔天。海水反灌,淹没良田。雍奴县以西,前汉时另设泉州县,正因被海水淹没,民众多已逃难。今汉虽未撤县,却也离撤不远。”

    “尚书令,所言极是。”司徒袁隗亦道:“渔阳郡下辖九县:渔阳c狐奴c潞县c雍奴c泉州c平谷c安乐c虒奚c犷平。九县人口之和,只比一大县。老臣以为,许多县皆可废矣。”

    渔阳郡,东临渤海。两汉之交,饱受海侵之苦(详见《卷二:临乡 1107 九河之地》)。

    尤其是南部诸县,家园被毁,良田被浸。民众举家逃亡,十不存一。

    “何不将雍奴薮一并划入?”陛下试问。

    “这”殿上三公九卿,瞠目结舌。

    如将雍奴薮划入封国。便要将泉州c雍奴二县一并划入!

    如此一来。临乡侯将下辖:范阳c临乡c方城c安次c泉州c雍奴,六县为郡国!

    横跨三郡,六县为国。

    好似一头卧虎,横亘在幽c冀二州之间。与中山c河涧三足鼎立。

    “不知众卿,以为如何?”陛下又问。

    “老臣并无异议。”司空张济率先表态。

    太尉许彧随即出列:“臣,附议。”

    殿上杨赐c崔烈等老臣,各自叹息。

    为何是此二人率先表态。

    乃因,年初时。陛下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c郡守贪残害民者。太尉许彧(馘)c司空张济谀附宦官,收受贿赂。凡宦官子弟c宾客为官贪残者,皆置之不问,却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

    百姓诣阙诉冤,司徒陈耽c议郎曹操上疏,劾奏许彧等人所举皆出于党私,是“放鸱枭而囚鸾凤”。陛下闻奏,责备许彧等人,并将所蒙冤被举者皆拜为议郎。

    二人先前为政有失,被陛下责备。这才急于阿谀谄媚,率先自表,讨好陛下。

    “太常?”陛下忽然开口。

    杨赐稳稳出列:“老臣在。”

    “太常为何一言不发?”陛下笑问。

    “非刘不王,非功不侯。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临乡侯。有大功于社稷。又是汉室宗亲。理应封王。殿上诸公,言行得当,老臣并无异议。”杨赐躬身答道。

    “司徒?”陛下又问。

    司徒陈耽亦迈步出列:“臣与太常,所思相同。临乡侯理应封王。”

    “既如此,尚书令,且拟诏吧。”钱货两讫。

    陛下正欲起身罢朝,却听尚书令曹节伏地言道:“陛下,封王乃是大事。诏书是否太短。不如用策书。”

    《周礼》:“凡命诸侯及公卿大夫,则策命之。”

    “策者,偏简也。以命诸侯王公;右三公以罪免,亦赐策。”

    诸侯王,需策封。

    “如此甚好。”陛下欣然点头。

    蔡邕《独断》:“策者,简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长一短,两编下附。”

    《汉书》载汉初帝命有四,首曰策书。时只用木简书写,所以称为策,又与“册”通。

    尚书令曹节又问道:“敢问陛下,封国以何为名?”

    陛下这才想起,还要给封国取个响亮的名号。

    “燕国如何?”陛下抛砖引玉。

    “老臣以为,还是二字为宜。”杨赐首先站出来反对。

    所谓功高盖主。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风头正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既已封大国。国号还是低调些好。恐招小人,眼红妒忌。

    “臣等附议。”

    “太常以为何名为宜?”陛下和颜悦色。

    杨赐遂将目光投向大汉山河图:“封国西起范阳,经临乡c方城c安次c泉州c雍奴,东抵渤海。何不叫渤海王?”

    “冀州有渤海郡。岂能封渤海王?”这便有人反对。

    陛下闻声抬头:“卢尚书,以为如何?”

    “臣久居住幽州。常闻‘冀南为赵,冀北为燕’。临乡侯封国,正在燕赵之间。何不取‘南北’与‘燕赵’相配?”

    “哦?”陛下略作思量,这便欣然点头:“南燕北赵。又当如何决选?”

    “臣以为,南燕为佳。”太尉许彧灵光一现。陛下不正好中意燕王吗。

    “封国在北,取南燕似有不妥。依老臣之见,北赵并无歧义。”司徒陈耽道。

    “封国多泽,何不称深泽国。”这便有人开始和稀泥。

    “深泽侯国早已撤国,并入范阳。如何能用一隅之地,为封国命名。此乃以偏概全也,廷尉此语不可取。”话音刚落,这便有人出来反对。

    不等崔烈入列,有人开口:“既并六县为国,何不在此六县之中,取二字?”

    于是朝臣,又被带偏。

    纷纷暗自思量,如何在六县之中取最佳二字。

    见殿内群臣争论不休,陛下不禁苦笑。

    本以为裂土封国,划定疆域是最难。岂料,取个合适的名字才是左右为难啊。

    朝堂一时如闹市。

    三公九卿各个引经据典,唾沫横飞。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眼看日头偏西,也没吵出个所以然。

    忽听有人高喝:“何不叫蓟国?”

    “蓟县不在封国之内,如何能命此名?”

    “下官所说,并非燕国旧都。乃是西周诸侯国。”说话之人,正是议郎曹操。

    陛下这便看向司空张济:“司空可知蓟国?”

    “老臣知也。”遂将蓟国历史娓娓道来。

    蓟国,国祚延绵千余年。国君为伊姓(一说祁姓),尧之后裔。

    蓟国立国于商,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传承已不可考。西周初年,蓟国受周天子分封,重新立国。直到春秋中期,亡于燕。

    后,燕国立都与蓟国旧地。取名蓟都。

    “蓟国”貌似陛下,颇为意动啊。

    杨赐不由回望议郎曹操。到底是临乡侯密友啊。

    蓟国虽不如燕国如此惹眼。却也是一个字的封国。

    且,时人多会误以为蓟国乃是蓟城周围。而不会想到乃是西周封国矣!

    “众卿以为如何?”陛下又笑。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